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时间:02-01 17:51:59 浏览:6291次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社区文化
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不断加强,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市场也日趋发展成熟,政府及开发商在行业竞争中所充当的角色将顺应市场变化而逐渐改变,政府在行业竞争中所起的调控作用也将随着市场的规范发展而逐步淡化,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正逐步向规范化、法治化迈进。
从国际市场来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大批国外物业管理企业的进驻给国内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使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和冲击。WTO带来的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果说是机遇,对国内外企业是共同的机遇,因此必将出现“与狼共舞”的格局。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企业也将出现三个层面,一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联姻的合资控股企业出现;二是独资的国外物业管理企业进军中国,企业迎来“洋管家”;三是国内的物业管理企业走出国门,到异国它乡为“老外”服务。
二、社区化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模式
1、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基本思路
(1)树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思想
不可否认,“物业管理”这个新生事物曾一度被单纯地看作是对不动产的管理、维护,这种机械地理解物业管理的认识至今还有影响。我们不否认对“物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须性,但将物业工作面对的方方面面的服务对象看成一种管理主体以外的附属物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这个误区将导致认识上的模糊从而形成工作上的无序状态,接踵而来的便是物业人员强硬管理、业主被动接受;而业主不断提出要求时,物业人员却因此而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工作量不断增大,业主满意率却不断降低的局面,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抓住根本。物业管理不仅是“物”的管理,更是人与人之间生动有机地交流联系。物业管理离开了“人”这个服务主体,就像鱼离开了水。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工作永远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而不是人与物之间机械、缺乏活动的联系。
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思想,尽心尽力为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服务。
(2)确立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基本经营模式
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面对的是企业,如果服务质量不高,将影响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因此,如何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对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企业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现有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模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① 通过委托方式进行物业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是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全委托方式接管物业。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全委托方式接管上级开发商开发的物业,这就是自建自管模式;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全委托方式接管别的开发商开发的物业。一般情况下,这种物业比较优秀,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② 通过顾问方式进行物业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就是一个物业管理企业不直接管理物业,而是为另外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活动提供顾问、咨询。这种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业优秀,发展商不愿意全委;二是物业不是很好,顾问公司不愿意全委。
③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物业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就是两家物业公司通过股份制等方式进行合作管理。这种情况一般是:一是物业比较良好,有一定的赢利空间;二是两家物业公司想通过合作方式将双方的利益联系起来,加强合作,减少风险。
(3)建立社区化的工业园区
社区化工业园区是指确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思想,在工业园区科学地设置各项基本功能,如社区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超市、银行、邮政、卫生所、新华书店、菜场等,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性的物业服务。社区化工业园区的建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 确定人口适宜容量
一个工业园区的适宜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函数,是满足一定生存质量的前提下的合理人口规模。
② 充分考虑地域要素和社会心理要素
所谓地域要素,是指城市干道所分割或自然界限所包围,具有生存发展的硬件设施、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地域。工业园区一般是政府为发展地区经济,对外招商引资而修建的,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
所谓社会心理要素,是指群体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取向。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归属感,产生参与群体的集体意识和行为。工业园区虽然以生产为主,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心理,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
③ 研究工业园区内各入驻企业需求
不同的企业对工业园区的需求各不相同。在进行工业园区物业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工业园区内各企业的不同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企业的合理要求,为政府的招商引资做出贡献。
④ 完善物业配套设施
由于当前工业园区的物业配套设施不全,给入驻企业员工的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此,必须加强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职工宿舍、食堂、社区活动中心、超市、银行、邮政、电信、卫生所、新华书店、菜场等,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性的物业服务。
⑤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工业园区的社区文化
工业园区无疑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地,但同样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该倡导“文明家园,和睦共创” 的社区精神,在园区内提倡“和睦相处相敬如宾”、“沟通交流相互支持”的好风尚,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互通有无、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实现园区企业一家人的“大家庭”理念,创造一种特色的社区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园区的建设不断增加,入驻企业对于生产、生活环境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企业已经不再仅仅满足解决生产问题,逐渐开始关注建筑群体的人性化需求(如环境需求、运动需求、安全需求、购物需求等),要求改善生活质量。
物业管理行业是公认的微利行业,而物业管理企业追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是进入WTO后,在物业管理费不能随便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唯一出路。要想生存与发展,企业就必须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千方百计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企业经营发展上以快取胜、以质取胜。工业园区社区化,不仅满足了入驻企业的需要,而且为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社区经济,既可带来经济效益,又可方便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提高工业园区物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工业园区社区化可以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社区教育业、社区文化娱乐业、社区商务服务、社区健康服务业、社区中介业、社区商业、社区餐饮业、社区汽车服务业以及其它连锁店等。
2、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特点及难点
(1)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特点
① 工业园区内标准厂房的产权形式多元化。
② 大多数工人的素质较低。
③ 厂房内的机械及藏量过多的货物可能超出楼面结构的承载标准。
④ 机器开动时震荡噪音对环境产生磁扰。
⑤ 升降机使用频繁,损耗较大。
⑥ 工业楼房老化磨损速度加快,保养维护费高。
⑦ 厂房内存储易燃物品及材料多,火警危险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