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土地的协议年限已满要求续订协议的,可参考原协议重新签订。生产经营一旦停止,须限期将土地归还集体。
第三十八条 乡(镇)村的小集镇和农贸市场的建设,必须严格按已批准的集镇规划实施,注重实效。所需用地,根据批准文件,由当地政府指定的承办单位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
第三十九条 兴修水利、修建道路等,要制定规划,控制规模,占用非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占用耕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本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权限批准。
第四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非农业建设用地指标,逐村逐镇制定年度建房用地总控制指标,使个人建房一律纳入计划安排,分批进行。
个人建房,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不准占用耕地,不得突破本村镇的年度建房用地指标。
第四十一条 农村居民因建房需要申请宅基地,使用非耕地的须经所在村民小组群众同意,村委会审查,报乡级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的,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的,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执行。凡在城镇有正式户口,住房确有困难的居民,可以在城镇申请宅基地。
回乡落户的离休、退休、退职职工和军人,回乡定居的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外籍华人及其眷属等需要申请宅基地,应按前两款规定及时办理,给予方便。
出卖、出租住房者不准再在当地申请宅基地。
第四十二条 居民迁居拆除房屋后腾出的宅基地,须限期退回集体。经过批准划拨的宅基地,一年不使用,二年不建成的,应限期退回。
第四十三条 严格控制建房用地面积,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当地规定标准的,不得申请占地建房。
无房或缺房农业户建房,占用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每户控制在130至180平方米;占用耕地的每户控制在100至130平方米;占用荒山荒坡的,可适当放宽。凡地少人多的地方,建房用地必须严格控制,标准就低不就高。
乡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占用非耕地建房,每户控制在70至90平方米;占用耕地的,不得超过70平方米。
回乡落户的离休干部,回乡定居的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外籍华人等建房需超过前两款规定的建房面积标准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四条 农村居民占用耕地、园地建房,必须按年产值的2至5倍向集体支付土地补偿费。
农村专业户兴办企业用地,应向被用地单位交纳土地使用费,其收费标准和办法由县级人民政府本着鼓励和扶持农村专业户企业发展的精神另行规定。
农村小集镇、道路、水利等建设使用非受益集体土地,由建设单位给予适当的土地补偿费。
乡(镇)村建设用地,可以就近调剂相应的土地给被用地单位,尽可能不要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第四十五条 乡(镇)村建设占用耕地,国家不调整粮食合同定购任务和增加销售指标,不减免农业税。被用地单位的粮食减购增销指标和农业税,由乡(镇)村自行调整解决。
第四十六条 国营农、林、牧、渔场和水利管理单位职工个人建房占用本场耕地的,应由本单位审核,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土地补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本办法第四十四条执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和本实施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处罚:
(一)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乡(镇)村企业,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或超过批准用地面积占用土地的,必须责令退还占用或多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没收在占用或多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它设施,并处以每亩500元至2000元的罚款。
(二)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其协议或合同无效,没收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没收其在买卖或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它设施,并对双方各处以每亩500元至3000元的罚款;双
[1] [2] 下一页 www.fangchanshe.com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次修正)
方或一方是单位的,还应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处以100元至500元的罚款。该土地的权属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另行确定。
(三)无权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非法批准用地的,超越批准权限批准用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用地的直接责任人,处以100元至500元的罚款,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四)个人建房,超过用地面积限额的,必须限期退回。在限期内,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按每月每平方米8元至10元征收土地使用费。逾期不退,强制执行。
(五)任何个人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责令其退还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没收其在占用土地上兴建的房屋,对有收益的土地应赔偿所受的损失。
(六)临时使用的土地,到期拒不交还的,除责令用地单位交还土地外,还要处以每亩3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七)非法占用耕地挖土、挖沙、采石、采矿等,严重毁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或侵犯邻近用地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责令其限期治理,赔偿经济损失,并处以2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八)承包耕地有意荒废一年以上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责任者处以每亩300元至500元的罚款;责任者是承包人的,应注销其土地使用权。
(九)非法占用或私分被征地单位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菜地开发基金的,其非法占用或私分的上述费用应全部追回,并对主要责任人处以1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十)建设项目经批准征用的土地,被征地单位必须按期交出,无理取闹,拒不搬迁,妨碍建设的,除责令其交出土地外,并处以2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十一)征地和被征地双方私谈条件,支付或收取征地费用超过《土地管理法》和本实施办法规定标准费用的,超标部分由土地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并对双方各处以超标部分1至2倍的罚款。
对违反本条前款第一、二、三、五、十、十一项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擅自突破指令性指标批准用地的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应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八条 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决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和本实施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行政处罚,由乡(镇)人民政府决定。
各项罚款及没收的违法所得,由土地管理部门收取,按罚款管理规定处理,银行和信用社要做好配合工作。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土地管理法》及本实施办法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向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监察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
第四十九条 被处罚的单位或个人对处罚不服者,可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天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受到限期拆除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拒绝、阻碍土地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和本实施办法,有行贿、受贿、贪污、越权批地、敲诈勒索,买卖土地、充当土地掮客,损毁财物、破坏生产,煽动群众闹事、行凶打人、阻扰国家建设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省到本省办企业、外省和我省合作经营企业、外省与我省合资经营企业使用土地的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五十二条 凡省内发布的有关其他土地管理规定,与《土地管理法》和本实施办法不符的,以《土地管理法》和本实施办法为准。
第五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以下,不包括本数,除第二十九条另有规定外。
以上,包括本数。
年产值,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
征用土地,包括划拨土地。
第五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