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时间:02-01 17:49:13 浏览:6318次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接管入住
极致的父子亲情就像是一种绝世的囚禁,光影艺术中的他们,总让我想起生活中的他们——开发商和物业。
一项权威统计显示,从1981年中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诞生至今,目前全国两万家物业管理公司中,70%是开发商办的。
开发商和物业是“父子关系”,开发商埋下的雷,常常在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爆炸,可爆炸那会儿,“子承父业”的儿子总会昂首挺胸有恃无恐地替老子扛事,你想“讨个说法”,那叫一个难。
老百姓不待见这种关系,政府就得出手了。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是铰断物业管理公司和开发商父子关系的一把锋利的剪刀。
话还得从头说。《条例》之前呢,前期物业企业的产生是由开发商指定或派生的物业公司来承担的。你想呀,开发一片小区先赚一笔,人气一上来,赚钱的线又续上了,不弄个物业公司“常驻沙家浜”,多傻?
厚道点说,当初产生这种关系也是有原因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发商逐渐认识到房子建好了以后,必须要有售后服务,如果售后服务跟不上的话,会影响他房屋的销售,也影响他开发公司的形象,当时政府也觉得开发出来的楼宇公寓,你开发企业必须要成立物业公司,要不然房子一销售完你拍拍屁股走人了,出了质量问题,政府也没有办法。看看,在当初,大家的本意都是好的。
可实践中,由于“父子关系”的存在,物业公司对一些项目根本不验收,甚至在最容易引起纠纷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停车位预留不够、承诺绿化面积不兑现等“硬伤”存在的情况下,拍着胸脯称各项设施和服务全部到位,做开发商虚假承诺的挡箭牌。于是,开发商、物业、业主本应是互相监督的关系失衡了。
《条例》有了,是不是就这么一刀,真的剪断了呢?真这么想,那叫幼稚。事情远没那么简单,要是一刀下去就能断了,那原本就不叫啥“父子关系”了。
眼瞅着一些聪明的开发商,把实际上的“父子关系”变成两个名义上不相干的独立法人,就又换汤不换药地当起了幕后老板。表面上看开发企业与物业企业各自有独立的法人代表,而事实上,物业的法人代表却在开发企业里担任着领导工作,其间的关系,可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其实,剪断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父子关系”无论是对开发商、物业公司,还是业主都有利。业主可以根据服务质量来选择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就不会再成为开发商的附属品,更不会成为开发商收拾烂摊子的“冤大头”,开发商可以腾出人力物力专注于开发,而不必边开发边管理。
剪断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父子关系”,走“建管分离”的道路,是中国物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也是强制性规范物业市场的法理之路。
可是,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的父子情结还在,我们需要一把更加锋利的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