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当前位置:房产社房地产知识房地产基础开征住房保有税能不能平抑房价 正文

开征住房保有税能不能平抑房价

时间:02-01 17:47:08 浏览:6362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房地产基础

近日,继重庆宣布拟征特别房产消费税后,有消息称上海拟开征住房保有税。该项工作由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牵头负责,目前基本方案已定。
    毫无疑问,开征住房保有税的初衷是美好的。在楼市“疯癫”、土地财政“高烧不退”、物业税无法立时开征的现实背景下,住房保有税算是财税政策之宝器。保有税实际上仍属于物业税,即按房地产的面积每年付税,其重要原则是从价计税方式,多占财产者多纳税,符合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理论上说,一旦开征保有税,将有助于调整住房结构,引导自住型需求、抑制投资(机)性需求,且有助于降低空置率、推动房地产交易,进而平抑一路狂飙的房价。     然而,住房保有税仍载不动平抑房价问题上的许多愁。一者,加减税的确会从成本价格的角度影响市场交易,但决定市场销售与价格的根本因素在于供求。房价久调不下,除了炒作的因素,更有强大的刚性需求做后盾。保有税不会触及自住需求,且要经历个别地方长时间的试点,如此一来,或许反而会刺激众多未征税地方的交易膨胀,从而继续拉动房价上涨。
    二者,保有税能否发挥杠杆作用的关键在于征税环节,比如税率、征税力度等。就国外通行做法而言,物业税是房产评估价的1%左右,多为0.8%、1%或1.2%,有的国家甚至还会在房价基础上打7折再征税。如果上海等一线城市按0.8%或1%征收房产保有税,税率之于房价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如果房价每年涨幅能达到10%,保有税很难挡住投资者和投机者的购房步伐。根据官方公布的这两年房价飙涨指数,在房地产俨然成为众多地方政府支柱产业的现实语境下,指望征高税而令房价“跳水”,显然不太现实。
    三者,如同空置税一样,保有税也面临不少操作性问题。据介绍,上海的住房保有税可能对存量房和增量房一并征收,其中自住需求可免交保有税。但是,如何从个人或家庭的购房套数、户型大小等方面来区别自住与投资需求,显然是繁杂问题。而且如果保有税依然只是“一骑单行”,且力道有限,加税带来的交易成本最终难免还是转嫁到购房者身上。事实上,这几年加税或加费的抑价政策,最终只会促成房价飞涨,眼下公众对保有税的类似担忧,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因此,即便保有税能够落地,其对楼市影响也不会立竿见影。毕竟作为物业税“迷你版”的保有税,不是在交易环节征税,而是长期征收,渐次增加房产持有成本。
    平抑房价是公众焦灼的梦想,也是职能部门的应尽之责。在宏观调控屡屡沦为“空调”的历史背景下,无论是经济乃至行政手段的推出,都应当有更严谨的判断,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本文关键字:房价  房地产基础房地产基础

《开征住房保有税能不能平抑房价》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