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当前位置:房产社房地产知识房地产销售让购房客户觉得“物超所值”的4种策略 正文

让购房客户觉得“物超所值”的4种策略

时间:02-01 17:46:06 浏览:6462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房地产销售

  让购房客户觉得“物超所值”的4种策略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客户面对推销时会有两个心理反应:希望获益和害怕损失。想要让客户感到这笔交易很划算,“物超所值”,销售员就要找出关键的突破口,从心理上来提高客户的收益感,降低客户的投入感。   一、乘法策略:给客户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   例如,如果在销售的过程中发现客户有问题需要解决、有烦恼,销售人员不妨试着将这些麻烦和痛苦放大一些。就好比把同一个数字做几次“乘法”后,就成了一个客户无法接受的天文数字。此时,当客户得知只需要一丁点的投入就可以解决这个天文数字般的痛苦,我们再与其谈商品、谈解决方案,客户就会有“实在很划算”的感觉了。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销售案例。这个案例的背景为一家IT企业,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对话主要是围绕其最新研发的软件而进行。   销售人员:刚才您提到,您目前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处理资源占用太多时间;二是解决零散数据占用太多时间。就是这些因素让您的部门每月损失约20万元,每年近乎损失240万元吗?(第一次做乘法,将每月损失扩展为每年,即放大了12倍。)   客户:是的。   销售人员:您这个项目计划是5年,也就是说,总体损失可能高达1000多万元了!(第二次做乘法,将20万元每月损失放大为1000多万元。)   客户:可以这么说,毕竟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销售人员:顺便问一下,除了您所在的部门以外,其他部门也因为这一问题而受到影响了吗?比如人力资源部、管理部、广告部等。(第三次做乘法,将一个部门的问题放大到多个部门。)   客户:这当然有影响。   销售人员:明白了,问题在您的部门,但已经影响到公司整体。那么,公司高层对此是如何看待的?(第四次做乘法,将痛苦关联放大到公司主要领导层。)   客户:责任主要在我身上,公司市场总监韩总以及公司副总经理王总,对此非常关注,也正在寻找解决方案。   销售人员:嗯,很能理解您的感受,那您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客户:以前我们也采取过一些措施,但不是很有效,这也正是我和你谈这么久的原因所在。   销售人员: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根据您的问题,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商品   资料来源:(美)崔西.秒杀:博恩·崔西的快速成交法.杨彬,吴孟儒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有删改).   在这个案例中销售人员帮助客户做了多次乘法,将客户的问题逐渐清晰化,逐步放大,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将问题延伸至多个部门和领导层,这是属于放大问题对公司未来前途的影响,此种方式对客户公司的领导层最为有效。   做“乘法”的方式   我们要这样理解这种做“乘法”的方式,就是将客户的麻烦变成燃眉之急的问题,如果客户还不能及时将它解决掉,后果将不堪设想。从心理上看,这种方式就相当于我们在客户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这样客户的心理就会感觉痛苦不堪,那么赶快寻找解药就成了客户的必然选择。   二、加法策略:帮客户进行利益汇总   “加法效应”,顾名思义,就是将相关因素作一汇总,提升商品带给客户的价值感。   其中,销售员要从两点入手。   汇总你的商品能给客户带来的利益。   累计客户面临的种种问题。   下面是一个成功的电话销售案例,销售员推销的商品是电子传真,为了简洁省略了开场部分。   销售员:王经理,不知道现在咱们公司大概平均每天要收发多少份传真?   客户:我们负责整个华中市场,让我想一想大概每天发传真的数量应该在100份左右,至于收传真应该会少一些,不过50份应该还是会有的!   销售员:传真多代表业务好啊!您刚才说负责整个华中市场,那么在发传真的时候,大部分是长途电话吧?   客户:那当然!   销售员:那每个月花在传真上的电话费用大概有多少?   客户:各个月都不相同,不过要是平均起来的话,每个月六七百左右。(第一次做加法,起点是普通传真的电话费为六七百元。)   销售员:除了电话费之外,在发传真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相应的纸张和打印等费用,您说呢?   客户:是的,传真都需要这些费用。   销售员:目前A4纸平均每张在七分钱左右,加上打印损耗,打印单张资料的成本差不多是一毛五分钱,按照您那边每天的传真数计算,一天下来就是15元,一个月就接近500元的成本了。(第二次做加法,电话销售人员将发传真的耗材成本清晰化定义为500元。)   客户:你算的很准确,差不多就是这个费用!   销售员:也就是说,王经理,单就发传真而言,您这边每个月的费用支出就是700加上500,总共1200元,是吗?(将两次加法作一汇总,得出发传真每个月需要1200元。)   客户:应该是的,你算得很详细!   销售员:谢谢您的夸奖!从细节上看,其实除了发传真之外,收传真也是有成本的。之前您提到您这边用的是松本F系列传真机,根据我的印象,它是需要传真纸和色带的,对吗?   客户:对,那台传真机的传真纸和色带要定期更换!   销售员:按照您所说的传真量,每个月购买专用传真纸和色带估计需要400元左右,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第三次做加法,客户收传真每个月的耗材需要400元。)   客户:平时不是很注意,应该差不多!   销售员:那收发传真两方面的费用加起来的话,每个月就是1200元加上400元,就是每个月1600元了。一年合计起来就接近2万元吧?(汇总成一个月之后,趁势利用乘法效应,将所有的损失数字化。)   客户:可以这么理解,这样算起来一年确实也要2万元这么多!   销售员:是呀,如果您使用电子传真的话,全年的成本加起来还不到5000元,对比一下您就会发现   资料来源:李羿锋,钟震玲.精细化服务营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有删改).   按照这样的销售方式,客户会很自然地将电子传真与传统传真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得出电子传真是物超所值的结论。由此可见,销售人员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观点去洞悉客户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运用一定的心理战术去迎合问题所产生的需求,将问题对客户的收益和损失两方面的影响清晰化、具体化,成交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三、除法策略:将客户的投入进行分解   在笔者的工作团队中,负责市场推广的同事在与企业客户洽谈培训合作的时候,经常向我反映,前期谈得都挺好,但是只要一听到价格,客户不是说考虑就是一口回绝。每当这时,我都会跟他们讲除法策略。同事们拿去活学活用,效果果然大为改观。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购房  房地产销售房地产销售

《让购房客户觉得“物超所值”的4种策略》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