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当前位置:房产社房地产知识物业管理物业管理论文物业管理与中国民族特性 正文

物业管理与中国民族特性

时间:02-01 17:53:43 浏览:6110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物业管理论文

    中国区别于西方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内陆文明,这种相对于海洋文明的冒险与开拓精神的人文特征,就导致了对自然力量的服从,狭隘、保守的行为方式与长时段的思考观念,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尽管可以找到很多“附会”的共同点,但其实质根本就不属于一个系统。尽管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巨变,多少次运动把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割裂得支离破碎,但是思维模式和基本的生活观念却早已通过祖父辈渗入骨子里。在今天,物业管理进入中国,它也将典型地被中国化,但是,在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共享着全世界的文明成果,在两条泾渭分明的道路上,我们何去何从?
    今天有一种说法是我们不厌其烦去争论的,就是所谓“业主上帝论”的命题;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物业管理的起源归宿当中,原本最初是英国的希尔女士,但是偏偏有人要把物业管理归之于中国古代的“皇宫”管理,却不上溯到更高的印度或者埃及,这个始作俑者一定不是真正的物业管理人,因为把我们和太监相提并论不啻是一种含沙射影的侮辱。这两个命题对很多象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激起了思考与疑问,但是最终我得出结论:这两个在今天的中国物业管理当中都是假命题,压根不值一驳。业主既不会成为上帝,物业管理也不可能产生于中国。
    中国的思想根本在于儒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张岱年将之解释为“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道,是主动性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道,是消极性的,故而理想的中国人格也正在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梁濑溟和冯友兰对“仁”更有博大详细的解释,但可以想到说中国思想的伟大处,正在于忽视自身而向对方考虑。但是西方呢?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正成对比,西方世界是“原罪”的温床,象苏格拉底这样的思想家却被公民国家处死,包括耶稣在内,一直对个人充满着深深的怀疑与忧虑,所以,西方也最重个人权利和自然法,它没有象中国人这样要求得太过,而是说:“一个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以不影响其他人的自由与权利为限”,从而衍生出“天赋人权”的思想,故而有一个著名的海外学人说过:“中国是砖与木(交混在一起),西方是钢与铁(硬碰硬)”,西方即使父子、夫妻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权利,而这对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来说,依然是不可想象的,“为礼止于无间”,谈了这些权利就好象亲情、爱情全部异化丧失了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特性,它有它的可贵之处。
    物业管理的西方特色是极其显著的,这也正是今天的物业管理同昨天的房管有质的区别所在。我们需要用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来界定我们和业主之间的责任与权利;需要用《物业使用人公约》来界定业主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同时还需要以相关的种种规章制度也约束业主以外进入物业区域的人们;而这种权利清晰地隔离从某种角度上说背离了最初我们作为传统中国人所持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的生活态度。一旦成为一个物业管理人,他就必须对权利义务这些西方概念有着准确的嗅觉,知道在什么时候尽到我们的责任和明确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的业主们要接受这些,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所以说在今天很多新生的物业管理当中,我们面对的业主是转型时期的族群,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签业主公约,为什么自己花钱买了房还要受多种约束,为什么物业管理除了服务还要有管理,为什么要对他的客人查证件,为什么……。有时他们并非无理取闹,但是物业管理人的意识必须是超前的,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们不可能也不应当回复到原初的蒙昧状态来讨好业主,因为中国的法律是越来越健全了,对权利的探讨和对责任的隔离是越来越成熟了,姑息和放纵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说通过富有头脑和细致的工作,达到我们的管理目的。
    中国有另一种形式区分责任权利的思路,这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孔子所谓的“正名”,这个观念在实质上与他的“仁”的体系产生了矛盾,我只能说,他的仁是应用于个人修养的,而“正名”却是用是社会政治学的,如果说当时他把自己的话改成“君为臣,臣为君,父为子,子为父”的话,我想今天的中国人不会这样难过,正因为西方有权利意识,所以建立了平等观念,正因为中国的权利思维模式是扭曲(或者说武断)的,结果就导致了过分的高低贵贱之别(所谓的三纲五常)。它害了我们中国人数千年,今天仍然在危害物业管理,“业主是上帝”吗?物业管理人员是管家?仆人?我还记得有不少共产党人被形容为人民公仆后没几年,就因为重大贪污受贿要么成阶下囚,要么上断头台。从根本上,这些词用得就不对,等级关系已不能适用于今天的文明社会,但是就是有不少业主把物业管理人员当下人使唤的,这是千年来的酱缸蛆在作崇,也正引发了我们的第一线操作层员工——清洁员、保安员——倍感工作痛苦的原因,人不在乎自己付出多少劳动和血汗,但是人格的尊严却是不能被侵犯的,如果有的管理人员以“你们就是仆人”的方式来训导下属,我想他是大错特错了。(非常可笑的在于,日式管理与台资企业管理对忠诚度的强调、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当中的等级观念,本就是东方思维方式的回光反照)。培养成真正成熟的物业管理干部,就是他们在面对业主时有着充分的信心,同时对自己的事业感到高度的热情与自豪。工作,决不是通过压抑自身的个性与人格来换取金钱。
    东方的思考方式给物业管理的今天带来种种阴郁的色彩,但它却又为中国明天的物业管理提供了曙光,这就是源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和谐观念和博大理想,物业管理人肩负的使命,在于他推翻传统道德的同时,又重塑传统道德,我们不是用西方的工具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我们最终要回归自身。走进莲花二村这样的深圳小区,我们会知道物业管理在对人的塑造上达到了一种怎样高层次的水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日新谓之盛德”“生生不息谓之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国人特性中有多少可贵的东西被掩蔽乃至压抑,而今天是我们为自己重新“正名”的时候,新的物业管理人忍受着东西方文化冲击的剧变,但是最终我们必须把自己提高到变化气质,重建时代精神的层面,这,就是中国物业管理存在的理由。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于烟台大海阳
   
    刊于《莲花物业》
   

本文关键字:中国  物业管理  民族  物业管理论文物业管理 - 物业管理论文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