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业管理企业盈利点的设计
1 、介入物业租赁代理业务,作为物业管理主业的补充,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租金和增加出租率,以此来增加盈利。
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对物业熟悉的优势,为业主和租房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专业服务。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出租代理对三方都有好处对于租房者来说,不用和业主直接见面,讨价还价,不仅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而且还因为有物业管理企业做中介,减少了上当受骗的可能;对业主来说,作为投资者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即可获得可观的回报,而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则可利用专业优势获得一定的中介利润。
在物业出租前,进行物业的租赁营销,对物业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物业管理企业应该精心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利用广告宣传等各种营销手段,来充分展示物业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市场知名度,从而为提高出租率和租金水平创造条件。在物业出租之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为租客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争取使租客在其租约期满后能够续租,也为物业创造一种良好的声誉,以此来吸引新的租客,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也使提高租金成为可能。
租金和出租率得到了保证,也就意味着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服务费的收取有保障,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提高收费,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 、从房产售价的提高中分享盈利部分。
在购买新商品房时,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楼宇,日后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日益成为购房者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房地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对于开发商而言,再拼价格实为下策,而重视了物业管理,就可以提高房子的档次,让购房者放心,并以此作为售房的一大“卖点”,可以使房产的需求量增加,售价提高。因此,在与开发商共同打造房产品牌的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理应分享其中的一部分盈利,以此作为开展物业管理的启动资金,解决企业管理经费不足的状况,获得良性发展。
3 、通过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多种经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来拓展盈利空间。
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市场需求,通过开展以下经营服务活动来获取收益: (1) 利用自身资源,在为业主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开展增值服务,扩大劳务服务费的来源,如家政服务、汽车美容、装饰装修、绿化保养、房屋和家用设备的维修养护、礼仪服务、洗衣、送奶送报等; (2) 通过创建信息服务平台!把小区业主的需求信息、“出售”给社会服务供应商,获取信息服务费; (3) 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业主和房产开发商提供咨询、策划等服务,收取相应的服务费。例如,可以向业主提供房屋接管验收服务,用专业的眼光指导其收房,查看房屋内外各种设施设备的完好程度和状态。 (4) 在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后开展多种物业经营,如幼儿园、餐厅、超市、美容美发中心、停车场、会所 ( 现在比较流行集健身、棋牌、球场、书报阅览、衣物干洗、酒吧等服务项目于一身的小区会所 ) 及康体娱乐设施等; (5) 公共场地或建筑物共用部位的经营,如户外广告、公共场地出租等; (6) 通过对经营性物业进行技术性改造或功能、环境的配套,提高物业的盈利能力,从而获得相应的利润; (7) 通过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向业主提供“情感”服务,虽然不能直接从中获得收入,但它能间接的创造利润一方面有利于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业主也愿意把更多的增值服务委托给物业管理企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收集和积累关于业主群体的需求信息,因此,“情感”服务对于增加企业盈利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推行物业管理酬金制,保障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收益水平。
物业管理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的比例或固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管理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管理区域的管理和维护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实行酬金制,物业管理公司要按照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批准的服务标准和预算对小区实施物业管理活动,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年度预算、服务费收支情况报告、审计监督制度以及奖励机制等,使业主能够更好地行使监督、检查、质询的权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推行物业管理酬金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将业主交纳的物业管理费使用在为业主服务的项目上,同时也保障了物业管理企业能够明明白白地获得应有的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
5 、实施“ 1 拖 N ”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效益。
在管理跨度加大、规模优势凸现的情况下,实施“ 1 拖 N ”的管理架构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物业管理企业“小而全”的不足。“ 1 拖 N ”即确定一个资深的小区管理部为区域管理中心,由它携带周边几个管理部作为小区服务中心,实行工作统一安排、分头实施,人员统一调度、分点驻守,管理统一标准、分片服务,财务统一收支、分别核算这种“四统四分”的管理运作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管理规模,摊薄成本,使管理服务趋于规范化,使管理人员与维修人员之间的配比大幅降低,提高专业设备的使用率,也可以降低新建小区的开办费用。
作为 21 世纪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朝阳产业,物业管理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走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进行多种经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保本微利、亏损补贴的局面,使企业的利润率不断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
文章摘自:《 住宅与房地产•物业管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