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当前位置:房产社房地产知识物业管理物业管理论文试论和谐理念如何融入物业管理企业 正文

试论和谐理念如何融入物业管理企业

时间:02-01 17:53:22 浏览:6413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物业管理论文

摘要:和谐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作为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在经历发展的阵痛时,应将企业的发展置于时代背景之下,深刻领会和谐的涵义,运用和谐理念突破发展的瓶颈,朝着物业管理的高端层面迈进。本文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下,将和谐理念运用到物业管理的经营运作中,从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到价值取向疏导、服务意识确立等方面着手,以期夯实物业管理的基础,探求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意指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其战略目标体现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面对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建设做出的宏观规划,作为朝阳产业的物业管理在寻求突破发展中遭遇的瓶颈时,需重新审视固有的运行模式,认真思索探究和谐理念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基点适时更新观念,拓展思路,重塑经营理念,以期把握机遇,提升发展层次。

一、将和谐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构建和谐企业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性,并需要运用科学的评判标准进行辩证分析,摈弃诸如人治思想等存在于意识之中的不和谐因素。

(一)经营战略规划中引入和谐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提升系统思考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协调、持续、有序发展的原动力。构建和谐企业应在战略设计上体现企业文化的独特内涵,将和谐基因融入经营理念之中,确立“诚信、责任、创新、合作”的企业精神,彰显“精心管理、周到服务、业主满意”的服务宗旨。在经营中恰当处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并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在管理中着力于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并重,切实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在发展中运用科学理论、坚持持续发展思路。

(二)价值取向疏导中引入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导入科学的价值理念,并坚决贯彻执行。和谐企业作为一个纲领性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必然分解为由多种价值组成的价值标准系统,为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提供规范的行为准则。梯度推进管理制度的建设,严格履行既定的管理措施,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根植到员工的思想意识中,是企业长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应竭力营造一个相互尊重、互助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氛围,建立起顺畅无碍的沟通渠道,把企业与员工凝结成命运共同体,使员工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人力资源开发中引入和谐理念

和谐企业最大的特征是人的和谐,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挖掘员工的潜能,开发员工的创造性,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熟知员工需求层次理论,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根据不同时期何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采用目标激励、示范激励、尊重激励、荣誉激励、关心激励、物质激励等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人力效能利用的最佳状态。

二、将和谐意识融入物业服务,架起与业主沟通的桥梁

在我们感叹业主市场意识淡薄、立法滞后、公平机制缺乏、舆论导向有失公允的同时,更应平复心境从科学理论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就现阶段而言即是需要领会并灵活运用“和谐理念”,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在服务中强化“和谐意识”。强化“和谐意识”,体现在物业服务中就是要把和谐的观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企业和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服务心理和服务氛围,以实现物业管理区域人际环境的和谐。这需要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突出增强两种“和谐”意识。

(一)合作双赢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发展合力。因此,在物业服务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应着力培养和增强员工的合作意识,努力与业主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根据不同层次业主的心理需求,灵活规范的提供服务。让业主满意不仅要求企业恪尽职守按约定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更需要用心付出,在业主心中建立对企业的认同感、信任度。当出现矛盾时应及时沟通趋利避害,消除隔阂,始终让合作、发展成为彼此关注的主题。同时,“双赢”意识应成为企业立业拓展之本,只有怀着诚心让业主赢得服务,企业才能赢得效益,赢得发展的空间。

(二)宽容理解意识

物业服务需要企业有一种宽容的境界,需要员工有一种宽容的涵养,相互宽容相互理解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氛围,能更好地促进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的交往。构建和谐社区,急需树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风气,更需要怀有一种宽容理解的风范,当这种风范为企业和员工自觉追求时,人际关系才会和谐,社区环境才会和谐安定。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企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激励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现今,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只有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来凝聚人心,才能为和谐理念的贯彻提供根本的思想保证。它需要企业在运用和谐理念的实践中,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善于把员工在服务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并运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实际工作,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应通过培训、宣传教育、与员工交心等多种形式拉近与员工的距离,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思想疑虑和实际问题,着力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消除不和谐因素,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和谐意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和谐理念需要道德规范的支撑、法治意识的护航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性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鲜明、正确的道德规范。只有坚持这样的道德规范,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在物业服务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才能在物业管理区域构建起和谐的社区环境。企业员工在提供物业服务时应切实将“八荣八耻”的道德准则运用于实践,并适时在物业管理区域向业主普及宣传,以为和谐理念的贯彻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服务规范

法治是企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谐理念需要我们摈弃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人治”思想,创新思维,将与时代发展相悖的革命思维、运动思维转变为制度思维,为企业有序运行提供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其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运作流程,并结合 ISO9001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物业管理相关法规、规章的要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其二,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认真学习有关物业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并通过具体的案例组织研讨,增强员工运用法规解决纠纷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涌现出的诸多新问题、新矛盾;其三在服务中,强化规范服务意识,在接待业主来访、协调业主矛盾中应以物业管理的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作为行为准则、评判标准,确保服务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转。

参考文献:

1. 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人民日报 2005.2.20 第一版

2. 黄安永, 物业管理实务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9.2

3. 中国社会科学院 和谐创业模式研究 课题组, 和谐创业模式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11


本文关键字:如何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论文物业管理 - 物业管理论文

《试论和谐理念如何融入物业管理企业》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